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典型做法

来源:乌拉盖管理区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5-07-05 11:34:34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典型做法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有效遏制非法金融活动高发态势,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乌拉盖管理区财政局紧扣“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主题, 6月份全面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现将典型做法总结如下。

  一、“沉浸式”文艺汇演案例​

6月1 3 日,乌拉盖管理区“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主题文艺汇演在人防广场精彩上演。活动紧密结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常态化群众教育实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通过艺术表演与金融知识宣传的深度融合,为管理区群众献上了一场兼具观赏性与教育意义的文化盛宴,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一)多方联动打造立体宣传矩阵

  本次活动由乌拉盖管理区财政局牵头,联合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及辖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力,通过“文艺演出+融媒传播”模式,构建起“线下体验、线上辐射”的立体宣传网络,让金融安全知识触达更广泛群体。

(二)、创新形式让 防非 知识 “声” 入人心

  活动突破传统宣传模式,将快板《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小品《理财陷阱》、相声《养老诈骗之保健品》、三句半《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演讲《与法同行,共筑防非壁垒》等原创文艺作品与非法金融防范知识巧妙结合。演员们用接地气的语言、生动的情景再现,将“虚假投资”“养老诈骗”等复杂骗局拆解为通俗故事,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直观了解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

  

  

  

  

  (三)、互动体验激活全民防非“神经末梢”

  活动设置的“金融安全知识”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围绕“如何识别非法集资”“遭遇诈骗如何止损”等核心问题,主持人与观众高频互动,加深了群众对金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据现场统计,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90%的参与者能够准确识别至少3种以上常见非法金融形式,知识普及率有较大提升。

  

  

  

  (四)构建长效机制守护群众 “钱袋子”

  文艺汇演既是宣传窗口,更是创新起点本次活动为防范非法金融宣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乌拉盖管理区将持续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构建全民参与的金融安全防护网,切实为群众幸福生活筑牢财产安全屏障。

  二、“互动式”校园宣教案例​

  为筑牢校园金融安全防线,遏制非法金融活动向校园渗透,乌拉盖管理区财政局联合公安、银行等多部门走进校园,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在校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学生群体传播优势,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近年来真实校园非法金融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校园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套路与作案手法。针对非法集资,揭秘犯罪分子如何利用学生金融知识匮乏实施欺诈;面对电信诈骗,传授识别虚假信息、防范诈骗电话实用技巧;针对校园贷,重点解析“低息”“无抵押”背后隐藏的高额利息、暴力催收等陷阱,清晰阐述非法金融活动的严重危害。

  

  为增强学习效果,活动特别设置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如何识别合法投资项目”“遭遇非法集资事件如何处理”等问题积极参与互动,工作人员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赠送宣传纪念品,有效调动了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非法金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本次宣传讲座覆盖150余名,联合银行发放宣传单,宣传折页、宣传袋等近1000份。宣传活动不仅让学生系统掌握了非法金融知识,深刻认识到其危害,更显著提升了学生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学生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贴近生活,让他们意识到日常金融风险,今后将劝告家人谨慎对待各类金融信息,树立正确消费和投资观念。此次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金融安全学习氛围,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宣传活动结束后,公安部门接力开展防诈与禁毒知识普及。反诈民警以“冒充客服退款诈骗”“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等近期高发案例为重点,通过还原诈骗过程,剖析作案手段与话术套路,并分享“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的“三不”防诈原则。禁毒专员则借助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介绍“毒邮票”“跳跳糖”等新型伪装毒品,深入讲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

  (三)“本土化”视频宣传案例

  制作“防非”宣传视频以乌拉盖本地牧民生活场景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牧民轻信陌生人推荐的“草原生态投资项目”,险些血本无归的故事。视频中使用当地方言对白,融入草原特色元素,让居民倍感亲切。通过展示诈骗分子的惯用话术、虚假合同签订过程等细节,揭露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视频在本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广泛传播,播放量达5000余次,许多居民表示,看到熟悉的场景和人物,更容易理解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提高了自身防范意识。

  供稿:卢子阳

  编辑:李燕

  初审:李洋

  复审:俞万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