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盟内要闻

把大牧场“嫁接”到现代产业链上 ——锡林郭勒盟推动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锡林郭勒盟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03 08:35:37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扩数量、提质量、增产量”为主线,补齐肉牛产业发展短板,推广“户繁企育”合作养殖模式,做好精深加工大文章,稳步提升肉牛产业全链条升级。

  在海福肉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牛酮体精细分割为牛柳、眼肉、里脊等十余个不同部位产品,这些精细分割包装后的产品将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目前,该企业主营肉牛屠宰、加工、仓储、销售及售后服务,拥有集屠宰、排酸、分割、速冻、包装、入库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企业的生财之道源于优质的肉源之道,谈及日益完善的牧企合作机制,经理刘进海说:“好品质源于高效、安全、质优的原料供应,公司的肉牛来源于锡林浩特市周边牧场,每到牲畜出栏集中期,我们企业便积极调整生产计划,增加屠宰量,严格把控屠宰、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块牛肉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今年1月至5月,公司屠宰肉牛2000余头,产值2000余万元,‘牛’日子蒸蒸日上。”

  随着产品销售渠道越来越广,该公司也在不断完善肉牛加工链和销售链,目前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沈阳、大连、呼和浩特及安徽省的一些城市。刘进海表示,保证产品质量永远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在引进先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周边牧民增收致富。

  从牧企合作到“户繁企育”,草原上越来越多星罗棋布的牧场逐步纳入到现代化产业链中。在苏尼特左旗澳仑牧业有限公司,来自周边牧户的托管代养牛个个毛色鲜亮、膘肥体壮。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牧户饲养成本,依托养殖园区构建的“政府+企业(合作社)+牧户”合作形式,为分散养殖的肉牛提供集中托养和专业饲养服务。澳仑牧业与牧户签订服务合同后,150天的托管代养期最多可为牧户节省2.4万元。总经理包福全说:“在肉牛托管环节中,我们雇用托管牧户抵扣部分托管费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牧民减轻负担。2024年以来,公司托管代养了2400多头牛,辐射带动了130多户牧民。通过规模化经营,健全托养模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和养殖效益。”

  为做大做强肉牛精深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补齐肉牛产业发展短板,延长产业链条,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鼓励半农半牧旗县养殖户开展家庭式肉牛育肥,推广“户繁企育”合作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繁育犊牛,育肥场回收犊牛集中育肥。养殖户向育肥场交售达到标准的犊牛,按照每头500元给予奖励。同时,对肉牛育肥给予补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肉牛育肥,建立盟内育肥企业目录档案和激励机制。

  为稳步提升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锡林郭勒盟引进和培育正镶白旗额尔敦塔拉牛业、正蓝旗内蒙古顺鑫鑫源牧业等一批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肉牛在盟内完成育肥、销售、屠宰、精深加工等环节,推动更多资源、更多要素向肉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延链强链和多元化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增值、牧民增收。同时,积极落实促进肉牛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相关政策,重点扶持肉牛育肥和屠宰加工产业发展,提振广大农牧户养牛信心。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加深了上游牧场繁育养殖端、中游精深加工端、下游市场销售终端的紧密联系,高效融通了养、加、销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力有效推动肉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