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谋划部署,组织实施“3212全领域人才培养起航计划”,重点推进“双百人才培育工程”,不断激发本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注重精准选拔,确保人才发展有潜力。着眼事业长远发展,研究制定干部人才队伍“育苗计划”(2021—2025年),结合地区特点,启动“双百人才培育工程”。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才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教育、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和重点学科领域规划发展需求,通过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精准识别、择优选拔出素质优良、理论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教育、卫生领域人才各100名进行重点培养,推动本土教育、卫生人才拔尖出彩、“破土”而出。同时,注重择优推荐选拔青年人才“幼苗”,选拔出的教育、卫生领域人才中,中青年人才占比分别达到68%、71%,形成了老中青有机结合、传帮带有序衔接的梯次人才队伍结构。
拓宽培养渠道,确保人才素质有提升。针对“双百人才”涵盖学科领域广的特点,从建机制、拓平台、创路径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双百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教育、卫健部门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分领域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培养路径,利用五年时间进行强化培养和跟踪管理;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培养资金,由教育、卫健部门进行统一支出、管理和使用。整合多方资源不断拓宽培养平台,与师范学校、区内外知名学校、区内外医科院校以及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分期分批选送培养对象学习考察、跟岗研修和学术交流,帮助培养对象拓宽眼界、增强本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创新实践路径,注重发挥学科权威、行业专家、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实行师承式带培机制,安排导师进行“一对一”带培,并通过挂职锻炼、基层服务、换岗培训、参与重点课题研究等形式,不断提升培养对象能力素质,使其尽快成为业务能手、学术骨干或领军人才。
强化管理考核,确保人才培养有成效。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分别制定培养期内发展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与其所在单位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所在单位与教育、卫健部门签订培养合同书,教育、卫健部门定期对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以查促管,以考促培。加强跟踪管理,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深度掌握每名入选人才基本情况,并及时记录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考核奖惩等重要信息。健全考核制度,采取量化考核、汇报展示、论文答辩等形式,组织专家对培养计划进度和成效进行考评,并根据其日常表现及考评结果,对培养目标计划进行调整和充实,确保培养有成效。对出色完成培育任务、达到培养目标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优先提拔使用,不断鞭策激励培养对象担当作为、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