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乌拉盖管理区积极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 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 |||
索引号 | 11152500011662413F/2024-0004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锡盟生态环境局乌拉盖分局 | 发文字号 | ——— |
成文日期 | 2024-09-19 00:00:00 | 公文时效 | 有效 |
自《锡林郭勒盟“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印发以来,乌拉盖生态环境分局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将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要内容,助力辖区生态和营商环境双优双赢。
一是严把项目准入,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积极推行“三线一单”成果在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近两年已累计为40多个建设项目出具了“三线一单”选址分析结果,为项目前期论证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企业“走弯路”,降低投资风险,切实发挥“三线一单”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引导作用。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做好草原生态保护。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具体落实不同生态环境分区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等,聚焦三北工程三大战役的草业科技创新,积极履行属地责任,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围封转移、草畜平衡管理等综合性治理措施,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守好生态底线,乌拉盖管理区将50%以上的国土空间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启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国有草原建设试点建设工作,实施乡土植物培育工程,累计完成退化草原治理修复5万亩。治理严重沙化草地、风蚀坑、盐渍化草地1万余亩,严重沙化草地平均植被覆盖度由15%提高到50%,进一步保护了植被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草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生态+数据=精准修复绿水青山,有效激发草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
三是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提升生态效益转换能力。利用“三线一单”划定区域开发保护空间格局,识别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环境保护策略,强化政策引领,推动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之路。以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依托,先后投资6亿元,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业”品牌,布林泉、九曲湾、野狼谷等生态旅游业全面发展,带动旅游经营户300余家,衍生从业人员3000余人。2023年,乌拉盖管理区旅游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以建设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中心和优质牧草种质资源收储扩繁中心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现代精品畜牧业”,华西牛带动养牛户人均纯收入达8.6万元,本土“牛”人辐射带动科学养殖,每头牛增加2000元以上年收益,使牧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以江苏能源乌拉盖2×100万千瓦坑口电厂项目建设为核心,延长煤-电产业链条,注重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褐煤发电机组等关键技术的运用,着力打造“现代清洁能源基地”和低质煤建设大型煤电基地的国内标杆,为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作出贡献。
下一步,乌拉盖生态环境分局将加强与各镇场、部门的协调衔接,在项目建设和规划实施过程中,运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空间布局约束、区域总量要求等要素,在项目建设和规划实施方面给予指导,坚决遏制“两高”建设项目落地,推动管理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撰稿:段 然
一审:赵树强
二审:王宇祥
三审:李志江